存货¶
- 在途物资
- 原材料
- 生产成本(在产品)
- 库存商品
存货计价原则:实际成本¶
存货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进行初始计量,以后如果发生减值,应当按照规定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。
取得存货的计量及会计处理¶
取得存货:
- 外购存货(在途物资)
- 自制存货(生产成本)
外购存货的实际成本¶
采购时会计处理:
借:原材料
贷:银行存款
实际成本 = 买价 + 运杂费 + 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 + 入库前整理挑选费 + 采购材料应负担的税金(分情况)
(也就是入库之前的全部费用)
例子
应该计入实际成本的有
- 采购过程中发生的保险费
- 入库前发生的挑选整理费用
- 入库后发生的储存费用
- 采购人员的工资
- 采购人员的差旅费
- 仓库保管人员的工资
选1 2
3是入库后的。
4很难说是此次的实际成本,应计入管理费用。
5也是管理费用,和这批原材料的采购没有直接关联。
6也是管理费用,和这批原材料的采购没有直接关联。而且这是入库以后的。
专用发票:价格100 税13
注意
一般纳税人(条件一)购入原材料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(条件二),发票上的税款可以抵扣。其他情况的税金应计入材料成本。
-
可抵扣的情况的会计处理:
借:原材料 100
应交税费————应交增值税(进项税额)13
贷:银行存款等 113 -
不可抵扣的情况的会计处理:
借:原材料 113
贷:银行存款等 113
一般纳税人 | 小规模纳税人 | |
---|---|---|
税率 | 13% 9% 6% 0 | 3% |
发票 | 开专用发票 | 普通发票 |
税款抵扣规则 | 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可抵扣税款 | 不可抵扣 |
应纳税额计算 | 销项税额 - 进项税额 | 当期销售额 * 征收率 |
Note
- 若是成立一家公司,不怎么用到原材料,适合小规模纳税人。
- 若是成立一家公司,需大量用到原材料,适合一般纳税人。
Info
若是贸易类公司,则借方的原材料要改成库存商品。
特殊情况
- 存货已验收入库,发票账单尚未到达
月末按暂估价入账,下月初用红字冲回,等账单到了正常进账。 - 发票账单到达,但存货尚未到达或尚未验收入库
先计入在途物资,入库时再转入原材料。
例子
3月20日买了原材料100kg,3月22日材料运达。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货款和税费1000元130元,凭证收到后以银行存款付一。本月同期购入100kg,用了900元。
- 3月22日暂不入账
- 3月31日,按暂估价900元入账。
- 借:原材料————乙 900
- 贷:应付账款 900
- 4月1日,作红字分录
- 借:原材料————乙 (900)
- 贷:应付账款 (900)
- 4月7日,结算凭证到达,按照发票金额入账
- 借:原材料————乙 1000
应交税费-应交增值税(进项税额)130 - 贷:银行存款 1130
- 借:原材料————乙 1000
自制存货的实际成本¶
实际成本 = 直接材料 + 直接人工 + 制造费用
- 直接费用计入生产成本
- 间接费用计入制造费用
制造费用
下列属于制造费用的是:
1. 车间管理人员费用
2. 生产工人工资
3. 车间设备的折旧费、维修费
4. 生产产品领用的原材料
答案是1 3。2和4应该计入生产成本。
会计处理:
- 生产领用直接材料时:
- 借:生产成本
- 贷:原材料
- 生产发生直接人工时:
- 借:生产成本
- 贷:应付职工酬薪
- 生产设备提折旧时:
- 借:制造费用
- 贷:累计折旧
- 发生车间管理人员工资时:
- 借:制造费用
- 贷:应付职工酬薪
- 月末,制造费用转入生产成本:
- 借:生产成本
- 贷:制造费用
- 产品完工时:
- 借:库存商品(也有可能原材料!看完工产品是另一种原材料还是完工的库存商品)
- 贷:生产成本
发出存货的计量及会计处理¶
发出存货:
- 原材料的发出
- 借:生产成本
- 贷:原材料
- 库存商品的销售
- 借:主营业务成本
- 贷:库存商品
存货数量的确定¶
基本公式: $$ 期初存货 + 本期收入 = 本期发出 + 期末结存 $$
Question
先确定发出数量,还是先确定期末数量?
实地盘存制¶
- 特点:先确定存货的期末数量(通过盘点)
- 公式:期末存货成本 = 期末结存 + 本期收入存货成本 - 期末结存存货成本
- 优点:
- 平时可以不登记存货明细账的发出栏,从而减少了存货核算工作量。
- 缺点:
- 容易将不正常减少都计入好用或销售成本。
- 账簿成本不能随时反映各种存货的收、发和存情况。
- 例如超市。要是每一笔都记太繁杂了。
永续盘存制¶
- 特点:先从账面记录中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
- 公式:期末存货成本 = 期初存货成本 + 本期收入存货成本 - 本期销售(发出)成本
- 优点:
- 账面上可以随时反映库存材料的动态
- 账面数与实存数可以经常地核对,以查明存货溢缺。
- 我国现行实务中,存货一般采用永续盘存制。
Note
两种制度都要盘点。但是实地盘存制是用来计算,永续盘存制是用来核对。
计价方法¶
发出金额 = 发出数量 * 单位成本
个别认定发¶
一般只适用于很贵的原材料。如金、银。
加权平均法¶
- 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:只能等到月末才能计算。
- 移动加权平均法:每新进来一批原材料都计算一次,然后销售的时候按照最近一次计算的单位成本。
Warning
这里的单价和发票上的单价是不一样的,这里的包含单价、运杂费......
先进先出法¶
最先进来的最先发出。
后进先出法¶
Example
在成本不断上升的背景下,发出的平均成本又高到低为:
后进先出 > 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 > 移动加权平均法 > 先进先出法
会计处理¶
- 因生产发出原材料时:
- 借:生产成本
制造费用 - 贷:原材料
- 借:生产成本
- 因销售发出库存商品时:
- 借:主营业务成本
- 贷:库存商品
存货的期末计量及会计处理¶
基于永续盘存制。
存货期末清查¶
- 清查目的:账实相符
- 清查方法:盘点
- 清查结果的会计处理:
- 盘盈(冲减管理费用)
- 借:原材料
- 贷:待处理财产损益
- 借:待处理财产损益
- 贷:管理费用
- 盘亏
- 借:待处理财产损益
- 贷:原材料
- 借:其他应收款(可取得的保险赔偿和过失人赔偿)
营业外支出(因非常原因)
管理费用(合理范围内的) - 贷:待处理财产损益
- 盘盈(冲减管理费用)
利润相关
营业外支出和管理费用都会减少利润,但管理费用会减少营业利润。所以企业可能会更多地计入营业外收入,美化自己。
存货的期末计价¶
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。体现了谨慎性。
- 含义: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是指(哪个低用哪个作为计价基础)。
- 调整方法:备抵法:原材料、存货跌价准备(类似于应收账款、坏账准备)
- 计算
- 期末叠加准备应保留的余额 = 成本 - 可变现净值
- 本期跌价准备应提的金额 = 应保留的余额 - 计提钱贷方余额
- 若大于0:补提差额
- 若小于0:转会差额
- 会计处理
- 借:资产减值损失
- 贷:存货跌价准备
- 转回时做相反的会计分录
Question
若成本 - 可变现净值 < 0,该如何处理?
不一定不要做会计处理。
例子
2023年10月31日,账面成本500万,预计可变现净值400万。11月30日,预计可变现净值480万。12月30日,可变现净值510万。
- 10月31日:
- 借:资产减值损失 100万
- 贷:存货跌价准备————A产品 100万
- 11月31日:
- 借:存货跌价准备————A产品 80万
- 贷:资产减值损失 80万
- 12月31日
- 借:存货跌价准备————A产品 20万
- 贷:资产减值损失 20万
注意最后一笔不是30万,而是20万!!!
- 卖出产品
- 借:主营业务成本
存货跌价准备 (余额) - 贷:库存商品
- 借:主营业务成本
成本一定,计提跌价准备越高,那么转销的主营业务成本就越低。(又给了企业操控的空间。。。)